改性塑料产品属于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指分子量在一万到百万甚至更高的一类化合物。相较低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在弹性、机械强度、可塑性、耐腐蚀性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加入各种添加剂形成各类高分子材料,并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改性塑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高分子材料从形成方式看,分为天然形成和人工合成两种途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主要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树脂材料、纤维材料、橡胶材料和粘胶剂及涂料等类别,其中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并广泛应用于现代建设、工业生产和民众日常生活中,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
1、政策分析
改性塑料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是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的重点领域,亦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并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持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这为改性塑料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将23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及其他高分子材料产品纳入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工作。
2、市场分析
塑料与钢铁、木材、水泥是现代生活主要基础材料,在现代工业、农业、信息、能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洋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国的塑料工业起步于建国以后,改革开放后,我国塑料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不断推出鼓励轻工业发展政策,并通过大规模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装备,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使塑料工业的全行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塑料改性技术的应用也逐步兴起,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国内的塑料改性加工产业存在着技术薄弱、规模较小的问题,高端产品品种主要依赖进口。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电子通信、新能源等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以及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材料领域的“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趋势,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塑料材料最大的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引擎。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2010年至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成树脂及共聚物产量由4,361万吨增长至9,57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13%。
图表 35:2010-2019年国内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尚普华泰资料整理
《改性塑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指出,改性塑料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极其广泛,尤其是其具有质量轻、机械强度好、易塑性高、易于大量生产的优点,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逐步替代了木质材料及金属材料,下游市场的应用需求是改性塑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目前,改性塑料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汽车工业、消费电子、信息通讯、日化家居、机械工程、医护用品等领域。其中,家用电器和汽车工业是改性塑料应用最为集中的领域,2018年改性塑料在家电领域的应用比例高达40%,汽车领域的应用比例达到37%。
3、竞争企业分析
我国的改性塑料产业起步较晚,伴随着国内改性塑料需求的不断上涨,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根据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就国内市场而言,国内企业产能占比约为73%,国外或合资企业占比约为27%,国内的改性塑料企业超过3000家,但规模普遍偏小,年产能超过3,000吨的企业仅有70余家,行业集中度较低。国外或合资企业大多是集上游原料、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一体化的大型化工企业,其中在国内建有改性塑料生产基地的有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杜邦、巴斯夫、普利万等。
改性塑料
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国外或合资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拥有上游资源的一体化企业,技术实力较强,在高性能专用改性塑料的配方研发、生产工艺以及品牌影响力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大部分的改性塑料企业尚处于模仿阶段,独立创新能力较弱,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缺乏技术配方的研发能力,多处于中低端市场,造成低端产品竞争惨烈。
4、风险分析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产业竞争激烈,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技术能力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强化市场地位、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加强在中国的本土化开发和生产,这些国外公司依靠其在技术、品牌、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改性塑料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改性塑料产品采用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该等原材料为石油衍生品,石油等基础原料价格以及市场供需情况对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未来的原材料采购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本节选资料出自尚普华泰发布的《改性塑料行业可研报告》,如需更多资料请联系尚普华泰400-600-8056。